(文:盧靜怡)

美白是每個愛美女性追求的目標之一;比起均勻的棕褐膚色,相信臉上看來髒髒花花的斑點,更是讓人難以忍受。斑的種類繁多,治療方法也應隨之而異。以下針對一些臉上常見的斑之特徵與治療方式加以簡介。
一、黑斑

許多中年婦女對其兩頰上黃褐如豬肝色的黑斑感到苦惱,因其色澤,又有人稱之為「肝斑」,但其實與肝臟功能沒有相關。黑斑的產生,除了跟體質與日曬有關之外,懷孕﹙故又名「孕斑」﹚、吃口服避孕藥及一些抗癲癇藥物,也可能促使黑斑的發生或加深。黑斑又分為表皮性、真皮性或混合性,其中以表皮性最容易治療。然而,遺憾的是,多數人的黑斑是混合性的,如果接受雷射治療,往往會更加深黑斑。

黑斑最好的治療,首重全面的防曬;另外,配合退斑膏的使用,可以淡化的更快。退斑膏的成分多是以對苯二酚﹙hydroquinone﹚為主;所謂「三合一」退斑膏,是除了對苯二酚以外,再加上維生素A酸以及類固醇的使用,效果會更好更快。但是,膚質敏感以及角質過薄的人,不一定能適應A酸去角質的作用;另外,已經有血管擴張問題的患者,不宜再長期使用局部類固醇。

除了退斑膏之外,其他一些美白的產品,包括左旋維他命C,熊果素,麴酸等,可以阻斷黑色素的沉澱或生成,配合一起使用,會使膚質更白皙。

二、雀斑與曬斑

這兩種斑的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層,日光是導致色素生成或增多的最主要因子。塗抹退斑膏及美白保養品,可以得到一些淡化,但想要完全清除,雷射或脈衝光仍是治療首選。

用來治療色素斑的雷射,包括釹-雅各﹙Nd-YAG﹚、亞歷山大及紅寶石雷射,治療效果都不錯;缺點在於,東方人在雷射後,往往會經歷一暫時性的「反黑期」,即治療過的病灶可能會有暫時色素沉澱的反應,其時間會因個人的體質、膚色以及選用雷射的不同,持續二至六個月不等。所以,在術後要作好防曬,配合退斑膏或其他美白產品的使用,以縮短或預防反黑期的發生。

有些患者的雀斑會細細散散分佈整臉,則可以選擇接受脈衝光的治療。雖然通常需要三次左右,才會完全清除臉上的斑點,但是好處在於術後沒有厲害傷口,斑點上的結痂較細小,通常不會有反黑期,更可以同時達回春效果。

三、顴骨母斑

其黑色素是沉積在真皮層,所以看來是藍黑色的;多是對稱分布,且多在顴骨部位,由0.2~0.5公分直徑的小斑聚集而成,另外也可能分布在前額兩側﹙顳部﹚、鼻頭等處。這種真皮母斑用退斑膏或其他美白產品效果不好,可應用紅寶石、亞歷山大或1064nm釹-雅各雷射來治療,看個人的情況,一般平均需三至五次才能完全清除。作完雷射治療的前一至二個月,由於大粒子被打散成小粒子,可能看起來會比原來更黑,之後會慢慢吸收。

雖然日光不是造成顴骨母斑的原因,但是作完雷射後,其熱效應仍可能會刺激表皮內黑色素沉澱,所以術後仍應注重防曬。

四、老人斑﹙脂漏性角化﹚

老人斑並不是老人的專利,約三十歲左右就有可能出現,全身的皮膚都有可能發生。臨床上是黃褐或棕黑色凸起的丘疹或斑塊,其主要是表皮細胞的過度增生,而非僅是黑色素沉澱。體質是其發生的主因,但過度的日曬也可能刺激其生長。

治療方面,單靠擦美白或退斑產品是無用的,應接受汽化雷射,例如二氧化碳或鉺-雅各﹙Er: YAG﹚雷射治療,將過度增生的組織磨去。由於這些汽化雷射的熱效應,常會刺激黑色素沉澱,造成過渡的反黑,所以雷射治療完後,必須注重防曬,最好再配合退斑膏的使用。

除了上述四者,臉上的斑點還包括日光性小痣,續發於皮膚炎或痤瘡後的發炎後色素沉澱,意外造成的刺青性斑點,先天性的太田母斑、咖啡牛奶斑,甚至皮膚原位癌﹙日光性角化﹚等等。這些不同的斑點在臨床上不易鑑別,應找尋皮膚科專科醫師幫您正確診斷,並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幫您解決問題。

(此篇文章已被刊登於聯合報)

【治療方法】→
【飛梭奈米雷射】
【除斑雷射】
【脈衝光】
【柔膚雷射】
【微晶磨皮】
【乳糖酸導入】
【其他果酸導入換膚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盧靜怡皮膚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