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質層位於皮膚表皮最外層,扮演相當重要角色,對內具有保水功效、對外可幫助皮膚抵禦各種環境傷害。角質層裏的老舊細胞,一般會在洗臉時自然脫落,但由於環境因素,常會使角質細胞慢慢囤積,失去自然代謝的能力,造成膚色暗沉無光澤、觸感粗糙不滑順的情形。
為了幫忙角質代謝回復正常,市面上產生許多去角質的成分及方法。一般去角質的方法,可以分成物理性及化學性兩種:
1. 物理性方法:
常用成分如磨碎的植物種子或果實外殼(如杏仁子、核果或綠豆粉)、礦物性微粒(如滑石、二氧化矽及氧化鋁)、粗鹽、砂糖、奶粉、化學合成微珠(如聚乙烯)及可溶性微粒(如玉米澱粉)等。這類去角質產品,好處是可以在家自行使用,缺點是使用不當或本身膚質不適合,容易產生皮膚受傷敏感的副作用。
原則上,乾性或敏感酒糟性膚質,肌膚有過敏、紅腫、搔癢、脫皮狀況,或皮膚表面有傷口、剛做完果酸換膚或雷射的人,都不建議使用。通常於洗臉後使用,且需混合適量適溫的水,使用時搓磨力道要輕柔、避開眼部周圍、時間也不宜太久。去角質的顆粒不要太粗糙,最好可溶於水。油性肌膚T字部位,夏天可以每周使用一次,兩頰部位或冬天,則每月使用一至二次即可。
使用輔具或儀器去角質的物理性方式,最常見的是海綿、毛巾、絲瓜絡或刷子等輔具,達到去角質的目的,雖然簡單方便且省錢,但去角質效果及程度很難控制。在美容沙龍或醫療美容中心,比較常用的去角質儀器是微晶磨皮機或鑽石微雕機,藉由儀器的調整及操控,達到有效的淺層去角質效果。至於二氧化碳雷射及鉺雅射,則是利用單一波長的高能量雷射光達到表皮逐層汽化的效果。去角質效果更快更深,但一般在醫療上常做為深度磨皮或去疤除斑之用。
2. 化學性方式:
在市面上可見到利用酵素,如蛋白分解酵素(木瓜酵素-papain或鳳梨酵素-bromelain)或脂肪分解酵素。通常在洗顏粉、沐浴粉或去角質面膜中,雖然可以看到這類成分,但因酵素還需要許多配合要件才能發揮完整效果,所以一般含酵素產品去角質效果通常不強。
有些產品利用陽離子界面活性劑或膠狀基質成分當作去角質劑,主要是因為這些成分在皮膚上搓揉乾燥時,容易產生黏性屑塊,而產生類似「橡皮擦」功效,可以稍微去除表層老舊角質,但去角質效果通常也不強。
醫療美容上最常使用的是化學性酸性去角質成分,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α羥基酸(Alpha hydroxy acid或AHA)。由於AHA對皮膚刺激性較強,廠商就把AHA酯化以降低刺激性,而出現酯化α羥基酸的成分,有溫和去角質的效果,在很多市面上的抗痘理療品中可見到這類成分。
還有一種常見的化學性去角質成分就是β羥基酸(Beta hydroxy acid或BHA),也就是俗稱的水楊酸(Salicylic acid)。除了可以當作粉刺、發炎性青春痘及毛孔角化症的輔助治療成分外,對於去除老舊角質及幫助角質代謝也有效果。BHA也有酯化型成分,稱為酯化β羥基酸(lipohydroxy acid),也有溫和去角質效果。市面上更可見到混合AHA / BHA及其衍生物而成的抗痘去角質產品。
外用A酸也屬於化學性去角質成分,但刺激性大、注意事項多,屬於醫師處方用藥;A酸的衍生成分A醛,溫和度較佳,所以在藥妝品中可以見到。最近還有一些較新的的方法,像是氨基酸換膚、丙酮酸換膚、植酸換膚,甚至是雞尾酒複合式換膚……等,但因使用經驗還不多,所以仍需更多的臨床實驗,才能了解其效果及安全性。
最後要提醒大家,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角質,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角質。角質層是皮膚的保護牆,過度去角質只會造成皮膚受傷及敏感脆弱。臨床上鮮少看到因為沒有去角質而讓皮膚發生問題,反而常遇到因為不當去角質而造成皮膚傷害,引起紅腫、乾癢、刺痛及脫皮等問題。去角質的成分及方法相當多,這些都屬於醫療美容皮膚科的範疇,有需要時先諮詢專業的意見,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,適當適度的去角質,才能讓肌膚亮麗又健康。
詳見官網:
預約諮詢電話:(02)2751-2066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 13:00~21:00 週六 10:00~18:00
http://www.iskin.com.tw
Line ID:iskin_clinic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