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Skin Care
懷孕的皮膚變化&因應對策
文╱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盧靜怡 (轉載自嬰兒與母親電子報)
懷孕的準媽媽們,一方面懷著迎接新生命的喜悅,另一方面卻為懷孕期間許多心靈與身體的變化而苦惱。譬如在皮膚方面,在懷孕之後,就可能會陸續出現許多惱人的生理變化(表一),如何因應呢?專業皮膚科醫師將為您詳細解說。
妊娠搔癢症
由於懷孕期間,動情素(estrogen)上升,膽鹽代謝降低,淤積在血液中,再加上前列腺素(prostaglandin)上升,控制癢感的閥值下降,所以在懷孕時,常有異常癢感,這就是所謂的「妊娠搔癢症」,常因不當搔抓而造成皮膚炎。
*因應對策:
懷孕的婦女盡量不要洗過熱的水,減少使用清潔劑的次數,並在沐浴後擦點清爽的乳液,來滋養肌膚,甚至選擇內含可鎮定肌膚的成份,例如洋甘菊、蘆薈、尿囊素或硒等。倘若仍感到持續不適的癢感時應就醫,必要時可接受口服抗組織胺、局部類固醇,甚至口服類固醇的治療。
區域性色素沈著
約有90﹪的懷孕婦女,會出現區域性色素沈著的變化,好發部位包括乳暈、肚子中線(linea nigra)、陰部、腋下及大腿內側;另外原本的雀斑、痣及疤痕也可能有變深的情形。
*因應對策:
這些情形大多是過渡性的,約在產後6個月後會完全消失。值得注意的是,倘若痣不只是顏色變深,甚至異常地增大許多,或者出現不正常的出血、潰瘍,則建議立即切除作化驗,排除惡性變化。
妊娠紋
妊娠紋是一個令懷孕婦女感到棘手的問題,約有80~90﹪的孕婦會有此困擾,但嚴重程度不一。通常是懷孕6~7個月後開始產生,除了肚子之外,大腿、腹股溝甚至胸部都有可能出現粉紅或紫紅色萎縮性斑紋。除了荷爾蒙的影響,體重增加太快也是促成原因之一。雖然在產後會慢慢變白、變細,但很多人是無法完全恢復的。
*因應對策:
建議孕婦在懷孕時,要控制體重的增加速度,另外可以擦些含果酸的乳液或其他可促進彈力纖維生成的妊娠霜,來緊緻皮膚,預防妊娠紋產生。倘若妊娠紋已產生,在產後且妊娠紋尚未變白前,可接受脈衝光治療,有改善的機會。
孕期多毛&產後落髮
人體的毛髮成長有三種時期,分別是生長期(anagen)、休止期(telogen)及死亡期(catagen)。在懷孕的時侯,大多數毛髮會轉變成生長期,所以較粗黑且增生,在臉部、四肢及背部都可能有毛髮增生的多毛情形,且頭髮會變得較濃密、粗黑。但是在產後,頭髮會進入休止期,所以有些孕婦會在產後1~5個月,開始出現廣泛性落髮。
*因應對策:
孕期多毛的情形大多在產後6個月內慢慢恢復原狀;至於產後大量落髮,會在產後大約半年後,才慢慢重新長回來(甚至有人持續一年半之久)。
黑斑(肝斑)
多汗、皮膚出油
血管擴張
結語
有了這些基礎認識,就不會在皮膚一出現輕微變化時就很緊張,急著要治療。但是,的確有些皮膚疾病是在懷孕期間才產生,並且需積極治療的(否則可能會影響到胎兒),倘若有嚴重的皮膚紅疹,甚至起水泡、膿皰時,應尋求專門的皮膚科醫師診治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